赵小兰:美国心、中国根,38年政治生涯,如何戎马美国政坛?
拜登上台后,任命戴琪为贸易代表。这是继赵小兰之后,又一位入阁的华裔女性。都说万事开头难,戴琪能够上任,在某种程度上要感谢赵小兰在前面的努力和开拓。
其实当我们回看赵小兰的履历,就会发现赵小兰的辉煌人生,处处体现着自助者天助的道理。

父母放弃优越环境 毅然选择了奋斗
赵小兰成为美国政府高官后,经常提起父母,她不断表示,没有父母做得好榜样,就没有今天的赵小兰。
赵小兰的父亲赵锡成出生在上海,曾就读上海交通大学,之后在美国创立福茂集团,是著名的造船业巨头。
在赵小兰的成长过程中,她并没有享受到父亲的庇护,反而在小时候与父母一起吃了不少苦。
赵锡成在五十年代到达台湾后,获得一份货运船长的工作。这份工作在当时的待遇相当优厚,拿来养家糊口可以说是绰绰有余。

但在工作过程中,赵锡成看到了二战后因经济复苏,全球海运业大发展的契机,他产生了前往美国发展航运业的想法。
但真要前往人生地不熟的美国,赵锡成又产生了犹豫,因为此时他在台湾已经有家庭,也有地位而且前途光明。
妻子赵朱木兰看出了赵锡成的犹豫,这位来自安徽的女子,有着中国传统女性的一切美德,也有着不俗的战略眼光。
她鼓励丈夫不要担心家里,好男儿要志在四方。

有了妻子的支持,赵锡成踏上了美国的土地。经过三年奋斗,赵锡成才美国勉强站稳脚跟,为了没有后顾之忧,他将妻子和几个女儿接来了美国。
离开台湾后,年幼的赵小兰感受到了生活的艰苦。在台湾,一家人住在大房子里。在美国之初,一家人住在纽约皇后区的一套小公寓里。由于赵锡成的起步并不算顺利,为了贴补家用,赵锡成不得不去做兼职。

在最辛苦的时候,赵锡成一人兼着三份工作。
而一家人除了要应对生活的压力,语言和文化的不适应,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困扰着赵家人。
赵小兰在台湾接受的是中文教育,突然换到了全新的英文环境,这让她一开始觉得手足无措。

在最艰难的日子里 父母依然保持乐观
即使工作很累,即使钱不够花,赵小兰的父母依然每天都给孩子送上最可口的饭菜。
赵锡成即使再累,也会在晚上帮赵小兰补习,以便让她能快速掌握英文。
更难能可贵的是,即使每天累得不想说话,赵锡成在家人面前没有任何负能量,也没有任何抱怨,永远都是一副乐观的样子。
在周末时,父亲总会挤出时间带着家人去公园游玩。在父亲乐观情绪的感染下,一家人慢慢度过了适应期。

否极泰来后 赵家成为显赫的家族
随着父亲赵锡成的事业越做越大,赵小兰也凭借自己努力成为了学校里的优等生。在高中毕业后,赵小兰考入著名的曼荷莲女子学院。
毕业后,她先是进入父亲的福茂集团工作。在工作期间,赵小兰考入哈佛大学学习。在毕业时,赵小兰以科目全A的成绩获得哈佛工商管理硕士。
值得一提的是,赵锡成的女儿中,长女赵小兰、三女赵小美、五女赵小亭、六女赵安吉都是哈佛大学毕业,二女赵小琴和四女赵小甫则是法学硕士。
赵锡成这六个“学霸”女儿,也被称为“赵氏六朵金花”。一个家庭子女全部成才,这是一件极不容易的事情,从这里可以看出赵锡成夫妇的伟大。

进入政界并非本心
其实在少年时期,赵小兰对于商界和政界并不感兴趣,她更想从事艺术类工作。从哈佛毕业后,赵小兰首先进入花旗银行担任高级会计师。在花旗工作两年后,赵小兰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参加了“白宫学者”的竞选。
白宫学者可以直接在白宫工作,可以为总统服务,是个可以从无名小卒变成国家精英的重要职位。
当时这个职位有五万人竞选,参选的人多数都是来自各大名校的精英。

在这种堪称残酷的淘汰中,赵小兰不仅笔试成绩出色,还获得了美孚总裁、花旗总裁、哈佛商学院院长、华人领袖陈香梅的鼎力支持。
而在最后的面试中,赵小兰不仅举止得体,对各种刁难问题的反应也相当机敏。这让面试官乔治·布什(老布什)对她大为赞赏,而经过重重考验后,赵小兰从千万精英中脱颖而出,成为了“白宫学者”。
在担任“白宫学者”期间,赵小兰曾在美国总统办公室工作,还经常为里根总统撰写演讲词。

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中,赵小兰对美国政治有了充分的了解。而她在白宫结识的里根、老布什等人,更是成为她日后在政坛上的贵人。
在担任两年的“白宫学者”后,赵小兰再度回归上海,成为美国银行的高管人员。在之后的几年里,赵小兰不断在政商两条路上摇摆。
直到1989年,对赵小兰一直非常欣赏的老布什正式任命赵小兰为美国联邦运输部副部长,她的政治生涯从此刻正式开始。
初当大任的赵小兰其实并不轻松。在她上任后,美国在交通运输方面的事故接连不断。

首先是美国核潜艇爆炸,之后是泛美客机坠毁、东方航空公司罢工等一系列事件接踵而来。
这些事故让民众对布什政府产生了怀疑,但在赵小兰的安排下,这些事情都被妥善解决。
尤其在旧金山大地震后,赵小兰让旧金山的道路迅速恢复了秩序,这让美国人认可了赵小兰的能力和手腕。

老布什对赵小兰更是赞不绝口,老布什对赵小兰的倚重,也让日后成为总统的小布什记住了她。
其实赵小兰在美国政界的每一次成功,都代表着华裔在美国的“天花板”被一次次打破,也打破了华裔不爱参与政治的印象。
虽然美国当下的政治氛围对华并不友好,但炎黄子孙在海外取得的任何成就,我们都应该抱着赞赏的态度。

更近一步 成为两度入阁的政治精英
小布什上台后不久,就提名赵小兰为劳工部部长。对于小布什的邀请,赵小兰起初是拒绝的,因为她认为自己担任部长的时机还没到。
就在赵小兰推辞时,老布什找到了她,老布什鼓励她接受这个职位,因为如果她成为部长,不仅能展现华裔的风采,也能“圆了”几代华人的“美国梦”。
在经过思考后,赵小兰决定放弃自己年薪百万美金的高管职务,接受小布什的任命,正式成为首个亚裔女性内阁部长,也是首位进入内阁的华裔。

在就职仪式上,赵小兰表示:“兴奋和拥戴之情主要是由于我是第一个具有亚洲血统的人被任命为美国总统内阁成员,这在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
在劳工部长的位置上,赵小兰一共工作了八年。
特朗普上台后,她又被提名为美国交通部部长。两度入阁,在美国白人精英中都不算多见,作为亚裔的赵小兰能达到此成就,可以说完成了一个奇迹。

婚事一度成为父母的心头病
从80年代起,赵小兰已经在美国政界纵横接近四十年。在这30多年的时光中,赵小兰能一直担任高官,除了被人赏识,还与她的丈夫麦康奈纳离不开。
赵小兰的婚姻,曾在一段时间内成为父母心头的一块心病。
赵小兰是个典型的工作狂,加上其本身过人的能力和优秀的履历,让许多人对这个优秀的女人望而却步。

而赵小兰本身对爱情并不看重,要知道在开放的美国,赵小兰直到大学才开始第一次约会。
步入30岁以后,赵小兰的婚事不仅引起父母的担忧,也让她的朋友和上司们为他担心。在朋友的催促下,她“被迫”开始约会。
其实赵小兰的追求者并不少,而且这些人都是事业有成的年轻精英,例如老布什执政期间的白宫法律顾问博伊登格雷。
但赵小兰认为,婚姻中不仅仅要有爱情,还要有灵魂的吸引力。对于赵小兰来说,她渴望的婚姻应该和自己的父母一样,不仅要相亲相爱,还要并肩作战。

她曾引用《圣经》里的一段话来形容她父母的爱情:“当一个男人找到一个好的妻子,她的价值远远超过了珍珠。丈夫倾心于她,如获无价之宝,她使丈夫终身受益。”
然而在茫茫人海中,能找到一个完全契合的人,哪有那么容易。因此直到39岁时,赵小兰还是孑然一身。
然而在这一年,经过媒人布洛什介绍,她认识了共和党资深议员麦康纳。

布洛什表示,两人的第一次见面,并没有任何火花,因为他们都不是那种容易激动的青年男女。
但在交谈后,赵小兰发现麦康纳在价值观方面与自己有许多共同点,甚至可以用契合来形容。
在认识不久后,两人决定结束单身状态,走入婚姻殿堂。两人的结合,为两人的政治前途提供了强大的助力。

在赵小兰的帮助下,麦康纳有了竞选共和党领袖的资本,并很快成为参议院多数党领袖。
对于妻子的帮助,麦康纳一直很感恩。
特朗普上台后,赵小兰能够成为位高权重的交通部长,这背后离不开麦康纳的运作。而在今年年初,赵小兰辞去交通部长的职位,也与麦康纳和特朗普交恶有关。

从政治角度讲,两人的结合,更像是两股政治资源的成功整合,这些整合让两人都得到了想得到的东西。这或许就如赵小兰所说:婚姻里不仅仅有爱情。
抛开政治和利益角度,两人平时还是非常恩爱的。
在两人有空时,赵小兰和麦康纳经常去路易维尔大学观看橄榄球比赛。在比赛结束后,她会举行车尾排队,邀请家乡人一起喝酒吃炸鸡。
在日常交往中,朋友们都认为比起夫妻,两人更像是伙伴,然而这种伙伴关系,反而更能天长地久。

赵小兰对中国颇为中庸
作为一个华裔高官,中国是赵小兰在政治生涯中无法回避的国家。
其实赵小兰能够成为内阁部长,在某种程度上是因为她的出身和肤色。
因为美国一直自诩为“种族大熔炉”,出现一个亚裔面孔的部长,是“美国梦”最好的广告。
在担任劳工部长期间,赵小兰在劳工待遇、工作环境等方面对中国提出了许多意见。

这些意见说明她自始至终都以美国人的角度看待中国,不会因为她是华裔就会有何区别。
平心而论,赵小兰在任部长期间,虽然对中国进行了多次访问,却都是正常的政事活动,这些活动对于普通中国人而言,并没有什么影响。
比起后来担任美国驻华大使的骆家辉,赵小兰在中国的名气要小得多。

但在教育和认亲方面,赵小兰却做得不错。
从1979年开始,赵小兰就随着父亲回到中国探亲。
在三十年间,赵小兰帮助父亲在中国创立一个教育基金会,还在父亲赵锡成的家乡上海嘉定,母亲赵朱木兰的家乡安徽滁州等地建立了多所幼儿园。
每次回到中国,赵小兰都会被中国的发展速度感到震惊。在媒体面前,她对中国的发展一直持赞许态度,这也引起美国政敌的不满。

2001年,在关于赵小兰出任劳工部长听证会上。
一名议员话里有话地问赵小兰:“你当上劳工部长后,会不会成为中美之间的桥梁?”
面对这个暗中带着指责的话题,赵小兰不卑不亢地说:“论与中国的关系,布什家族与中国方面的交往长达数十年(老布什曾在七十年代担任驻华大使,小布什也曾在中国生活过几年。),我作为华裔,当然希望成为中美交流的桥梁,为两国共同发展贡献力量。”

赵小兰的回答,还有她的人生经历,反映了她身上兼具美国务实精神和中国中庸文化。
赵小兰虽然是中国人,却是典型的美式政治精英。
这样的精英更看重实际,在各方之间保持着中庸的态度,不会刻意切断与中国联系,也不会刻意亲近母国,更不会像戴琦这样的新移民,为了获得反华势力的支持,肆无忌惮对中国进行打压和污蔑。
参考文献:
谈中国心美国情世界梦 赵小兰勉励华人自信逐梦 中国新闻网
赵小兰:美国华裔内阁第一人 凤凰网
崤函浪子ufMY2:别自作多情了,人家是美国人。
施运珧a4:赵小兰可圈可点,华人的骄傲!
卞清妙6O:这种文章少写点为好
徽徽f976c:主要是老公是个美国白种人。
我来了ljclS:这种文章最好少登,和我们没有任何关系。
我爱电影2000:负责任的父亲,有出息的女儿
Zhengdaosq66:为什么总有人谈论类似的话题?没有任何意义!
海上东青:Elan chao是美国人,从台湾过去的
恋你一世温柔16Ued:没有什么可评论的
行遍天下的伯爵:她们能登上什么职位,是她们自己的努力而成功的,最说她们的职位提供者是她们自己的国家,她们应该效忠于国家。
寒水秋枫:凡有利于两国关系向前发展和交往的人,无论她是来自那个种族,都应该被记住!!!
骚年阿滨:菲律宾的前总统也是华裔,坏的很
陈定定:厉害了,三朝元老[赞同]
capsongguohua:可惜没有自己的小孩
Deja一vu:台湾出去的
查多分6l:美国人
来自梵天寺虚怀若谷的山楂:[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