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礼仪课2688元,花钱上堂课就能学到真正的礼仪吗?
现在的孩子承载了太多父母的期望,有些父母将没有实现的梦想,全部寄托在孩子的身上去实现,以弥补此生之遗憾。
01.一次礼仪课2688元
据人民日报报道,上海的精英家庭希望孩子更加国际化,因此非常热衷于送子女学习礼仪课,主要包括用餐礼仪、仪态训练以及社交技巧,一次课程4小时,价格2688元。
从曝光的一视频中可以看到,一名外教带着孩子们头顶书本,让女孩子身体更挺拔,避免含胸驼背。
在视频中的教大家礼仪的是法国人陆纪尧,目前定居上海,以礼仪大师自居。据其中一名10岁女学生,丹妮尔的母亲程女士说:“我希望她温文尔雅、活泼爱运动、知书达理,能够全面发展。”

希望通过这种礼仪课程把女儿塑造为“淑女”,使她在中国激烈的富家子弟竞争中脱颖而出。除了礼仪外,丹妮尔还参加课外游泳、钢琴和舞蹈课。
在古典音乐伴奏下,孩子们学习社交技能、用餐礼仪和仪态——所以,才会头顶书本,练习如何优雅行走。其他练习包括怎样自我介绍及与人打招呼,包括“飞吻”,以及什么话题适合在餐桌上讨论。
就我浅孝仁生个人而言,中国向来是礼仪之邦,能把中国的礼仪学到位,已经是件难得的事情,现却要花大价钱去找一名法国人来教礼仪,是不是有点“崇洋媚外”暂且不论。

我真的感觉有点过了,因为真正的礼仪是深入到骨子里的教养,而且比礼仪和技能更重要的,是心理的健康和独立的人格。
02.如此重视是喜是悲?
重视礼仪本无可厚非,但对于花2688元去上礼仪课是喜是悲呢?在我看来这是把双刃剑,有喜有悲,喜的是国民的素质观念有所提高,知道礼仪的重要性。
悲的是这样做确实有点急于求成,我们都知道万丈高楼平地起,荀子《劝学篇》中亦云:“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无一不在说明,很多事情都是一步步积累起来的,只有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最终才能达到目的。

本国的基础文化礼仪都还没学会,就去走国际化,是不是有点还没学会走路就想跑的意味?
当然,我不否认礼仪的重要性,一个懂礼仪的人比不懂礼仪的人更受欢迎,但一次课程4个小时,却要2688元人民币的收费,也许贵的原因主要体现在“国际化”三个字上。
我想问孩子的礼仪,真的能通过这4小时的课程来学习掌握到位吗?要知道礼仪并非单单只是外在形体表现上的,更重要的是文化、智慧的沉淀。是由内而外的自然而然散发出来的言行举止。
我觉得对于中国的孩子来说,中国有传统上下五千年的文化积累沉淀,本属礼仪大国。即使孩子一出生就为留洋做准备,那也得先学会自家的,再去学西方礼仪文化。
真正的礼仪是源于文化,没有对本国文化的自信,就算言行举止像西方人,在西方人眼中也是低人一等。

作为现代最懂礼仪的代表人物群体,绅士淑女无疑是当之无愧的,他们懂得如何对待别人。虽不需要成为无私奉献的楷模,但必须有慷慨大方的精神,注重自己的职责。
他们尊重异性,尊重穷人,不会傲慢造次,不会粗俗无礼,也不会在短期利益和虽然很难获得但更长久的好处之间选择前者。
衣着言行得体,符合场合,最重要的一点,也是我们最熟悉的“女士优先”礼仪。
其实,真正的礼仪教育首先得来自父母的言传身教,对周围环境的认知,如果一堂4小时的课程就能改变一个人的礼仪意识的话,礼仪真的就太廉价了!当然有钱我任性的排除在外,可以无视!

03.网友评论褒贬不一
这种花大价钱让孩子学礼仪在网友眼中褒贬不一,有人认为这是家长在偷懒,孩子的教养本该是家长言传身教潜移默化而来的,特意送去学礼仪反而像家长自身教养不够。
作为最讲礼仪的英国,“绅士风度”是英国最成功的文化输出产品之一,它的思想已被深深地镶嵌进每个英国的脑子里。
因为绅士淑女以英国为代表,再加上视频的老师是位法国人,所以有人认为这是一种心理上的崇洋媚外,所谓“国际化”就是这种心理表现的外化。

也有质疑难道国际化就是西方化吗?下面来看看网友们的评论:
@YanD浩:跑去国外学别人的东西,自家优秀文化礼仪抛却一空。更多的是崇洋媚外,是对自己文化不认可和文化自卑而已。
@深圳_辉:内心有道德比外表有礼仪更重要!
@走过的夏天999999999:有些留学回来的素质差的要命
@荣玥如新:教养不是花钱上几节课就可以有的
@这个微博名已经被别人占用了:要是大人说的不对呢?比如那种品行道德一般的大人和老师,还是先尊重孩子有自己的人格,再教孩子礼貌吧,“熊孩子”未必是件坏事,32条不一定都要遵守。
@拉滋咩君:西方礼仪,想做所谓的名流,但是也要把中国礼仪学学
@觅食觅食_:这些不是天生具备吗现在还要学了.
@大梦谁先觉199611:别外国的礼仪没学会,把中国的礼仪也忘了!

现在的人都好面子,有股不认输、不服输的劲,谁也不想让别人觉得自己差,但对于父母来说,如果你说他们的孩子将来比他们强。那他们必然是乐呵呵地接受的。
所以不惜花费大量的金钱花在孩子身上,不管吃的、穿的、用的、学习上的,只要是家长觉得对孩子有益。
家长们就算少吃少喝点,都会拼尽全力地满足孩子的需求。别人家孩子有的,自己的孩子要有,别人没有的也希望自家的孩子有。
绝不会允许自己的孩子比别人的差,更不允许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于是出现了类似事件,花2688元让孩子去上4小时的礼仪课程,其实这样的事情,在现实生活出现的还少吗?
对于上海家庭花2688元去让孩子学礼仪课程,你怎么看?欢迎在文章下方评论。
图片来源于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坚持更文,欢迎关注。